
【高效能人士的 7 個習慣】・非營利暨教育組織專班簡介

【高效能人士的 7 個習慣】是根據《與成功有約》所發展出來的一套完整的訓練課程。學員透過實做來發掘個人優勢、建立積極正向的態度、獲得21世紀必備的生活與工作能力、有效提升工作效能。經由 個人效能及領導人的提升,企業、組織永續的高效成長因此得以確保。
20幾年來,7 個習慣已成為全球許多重要企業、組織中的共同語言,也是組織、社會、甚至國家打造強大競爭力的重要基礎。

【高效能人士的 7 個習慣標準版】課程是根據管理大師史蒂芬.柯維博士(Dr. Stephen R. Covey)全球暢銷書《與成功有約》中的 7 個習慣所精心設計,再由專業講師針對非營利組織的需求策劃之豐富課程,可有效協助個人、領導者和組織提升自我領導力及工作效能、打造健全的組織文化、實踐由內而外的全面性變革。


開課日期
2019 年 3 月 19日 ~ 3 月 20 日
下期課程日期

下期開課日期
2019 年 5 月 23 日~ 5 月 24 日


“這真的是我參加過最棒、最有效的課程了! 如果你參加過很多的管理、領導力、潛能開發課程,你會發現【高效 人士的 7 個習慣】所帶來的震撼完全不同! 許多市面課程是給予我們知識的累加,但往往在課程結束後仍然感到迷惘,但是 7 個習慣課程像是給你的思想、內在生命、生活做了健康檢查及全面調整,既實際又對症下藥!現在我已經開始在生活中應用 7個習慣,我看見了美妙的改變及效果!向您強力推薦!” — 王毓寧・夢想之家青年發展協會 執行長
“建立良好品格、找出人生方向、達成人生計畫。要成功,最根本的基礎在於品格,品格的建立從7個重要的習慣開始。
上完這堂課,你會有力量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盤。” — 林靖雯・夢想之家青年發展協會 就業品格小組長
“可以將生命效率最大化,真實檢視自己的使命,實際又仔細、扎實地實踐真理,要成功不得不上這堂改變生命認知的一堂課。” — 李任雅・夢想之家青年發展協會 國中小組長
“大大提升你的生活品質、清楚人生目標。不只是一個精神理念,更是可以具體落實的習慣。” — 胡雅涵・夢想之家青年發展協會 國三英文班老師
“更多看見自己生命的不足,並且更有效能的做好每一件事,對人或對事都超有幫助,拿來教小孩更棒!” — 范鑫澤・夢想之家青年發展協會 課輔班行政總導師

“ 很高興能夠受邀參加「高效能人士的 7個習慣」課程, 更開心是能和創業團隊夥伴共同經歷,上完課後,我覺得有 共通的語言、一起設定更為清楚的團隊目標,而且用更高效 的方式肩並肩前進,真的很快樂!我會常常複習實用的課程內容,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夠習得「高效能人士的 7 個習慣」! ” — 許芯瑋・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 (DFC) 臺灣發起人
“「高效能人士的 7 個習慣」專班邀約,對 DFC 來說來的正是時候呀!透過自我領導與人際交流的各階段學習,讓我們可以一起 努力成為更棒的人,同時因為大家一起有了這些習慣的重要意識,能夠協助我們從總是非常忙碌、非常水深火熱的 Q1 生活中,拉開一點距離並提醒自己「要事第一」和「不斷更新」的重要,而得到更高品質的 NGO 生活! :) ”
— 石玉華・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 (DFC) 秘書長
“ 這是一門可以改變你人生的一門課;這是一門可以讓你學會有效能工作的一門課。”
— 陳玄謀・新北市樹林區武林國民小學 校長
“ 可以幫助自己釐清工作和生活的目標,可以改善家庭的互動和心靈生活提升,可以幫你在工作上更有效能的互動、溝通和達成目標。讓你有機會重新再認識自己一次。”
— 林建能・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民小學 校長
“ 可以讓自己更幸福、成功的課程;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人的課程;可以讓自己沈澱思考,活出自我的課程;可以讓自己周遭的人一起共好、共學、共榮的課程。” — 許文勇・新北市淡水區新興國民小學 校長
“【高效能人士7 個習慣】讓我重新檢視自己家庭、工作上的重要排序,也讓我釐清自己要願意做改變 ,才能讓未來組織學校有更不一樣的績效 。 ”
— 黃文賢・新北市土城區頂埔國民小學 學務主任
“ 7個習慣彷彿幫助我更清楚天主創造我的目的。在工作與家庭都面臨考驗的時刻,學習了7個習慣, 幫助我更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,我選擇要讓家庭和工作更美好。”
— 新北市私立聖心女子高級中學 宗輔組長
“ 7個習慣,如同七句四字箴言般時常出現在課堂及孩子的對談中,但「如何做」,的確是需要思考的課題。自從學校搬進新校舍後,高年級的女廁偶爾會出現沒有水的情況,那時,學生總會容易叼唸 「廁所沒有水讓我們真是不便 」。直到現在,某天五年級老師回饋,因為其他班級的孩子看到本班學生在上完廁所後,會自己拿著水桶接水沖馬桶,因此現在五年級的孩子也跟著這麼做。仔細想想,這正是孩子們活在「主動積極」的習慣中,擴大自己控制圈的生活實踐呢!”
— 新北市立保長國民小學 六忠導師
“ 我從未發覺老天爺給了我們兩個耳朵和一個嘴巴,是要我們先聽再說。學生被理解的需求,我有用「心」聽了嗎? 「習慣 5:知彼解己」提醒我多聽一聽孩子的聲音和選擇。因為「聽見」,讓我和孩子的心更靠近!”
— 新北市立保長國民小學 一忠導師